雖然很多遊記都拖稿,而且我正在學期初的地獄中,但還是想要趕快紀錄一下自己的想法。
英文學術寫作是我的罩門,而且是很大的罩門。從2008年出國至今邁入第十個年頭,我還是寫不好英文學術文章。
第一年出國在哈佛的時候,教授常說看不懂我在寫什麼。我當年托福iBT的寫作部分滿分30我拿29;GRE的分析寫作滿分6.0我拿4.5(大約落在PR52),所以沒有特別差啊!可見考試分數跟現實生活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我當時參加很多英文學術寫作的工作坊,也去找寫作中心Writing Center的助教幫忙看文章,到了小麥以後也參加過幾次,慢慢從中獲取一些寫作原則。現在可以立刻想到幾個比較受用原則的包括:
英文學術寫作是我的罩門,而且是很大的罩門。從2008年出國至今邁入第十個年頭,我還是寫不好英文學術文章。
第一年出國在哈佛的時候,教授常說看不懂我在寫什麼。我當年托福iBT的寫作部分滿分30我拿29;GRE的分析寫作滿分6.0我拿4.5(大約落在PR52),所以沒有特別差啊!可見考試分數跟現實生活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我當時參加很多英文學術寫作的工作坊,也去找寫作中心Writing Center的助教幫忙看文章,到了小麥以後也參加過幾次,慢慢從中獲取一些寫作原則。現在可以立刻想到幾個比較受用原則的包括:
- 先寫再改,不要邊寫邊改。
- 每一段都用主題句開頭:這是老生常談,高中的時候就學過,但出國以後才真正領略到這一條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如何呈現。
- 句子不要寫太長:這是老毛病了,關係代名詞用太多,到後來其實自己也看不懂。
- 第一段就要交代整篇的主題:我大概還是受中式寫作的影響,到現在還常常犯這個錯誤,主題到了最後才出現,唉呀呀...
- 時態要統一並且正確:以前不覺得這有什麼重要,到了最近才比較發現其重要性。時態紊亂的時候常常自己也搞不懂前因後果。
- 用詞要統一:我很常犯這個毛病,想說要多使用錯綜格的抽換詞面技巧,但是在學術寫作時,重要的名詞(尤其是專有名詞)還是必須統一。的確有點無聊,但是有他的必要性,因為我後來就看不懂自己在寫什麼東西。
當時住在哈佛宿舍,我的小小書桌(後來多了一台大頭CRT外接螢幕) |
我很幸運的有兩位老闆,他們改文章的方式也不太一樣。BBB大概是看不下去了,每次都整段刪除自己重新改寫過,偏偏他都用追蹤修訂這個功能,所以我就會看到文件的右邊一個超大的對話框,裡頭是我原本的句子;下方出現一串全紅的字,代表他寫的。
這個叫做觀摩學習吧?
像這樣,這是我在小麥寫的碩論,橘色的部分就是BBB改的,右邊是被刪除的段落 |
雪莉老師則是另外一種作法,會直接修改的文句而不是砍掉重練,但結果也都是紅通通的,其中摻雜一些寫作指引:
並沒有比較好 囧 (這篇文章業已發表,我看雪莉老師改到半條命都要去了,阿彌陀佛) |
這兩張圖片間隔五年,但下場都差不多,所以真的是沒有什麼長進(真的不是我在謙虛,我來美國十年了,謙虛的美德早已蕩然無存)。雖然自己也發了一些學術期刊文章,但其實都是經過這個歷程才出品的,幾個草稿都是這種慘不忍睹血流成河幾次以後才比較能見人。
我曾經一度想要找理由開脫:「啊英文不是我的母語啊!」但看看幾位同樣來自臺灣、中國、馬來西亞的學長姊與同學們,第一稿就可以寫得很漂亮,他們也跟我一樣講中文長大的啊!可是功力就是有差。日韓星港泰等地來的同學我沒有讀過他們的初稿,所以先不評論。
至於寫作的過程,我真的從不斷練習與觀摩學習中獲益許多,尤其是有人可以幫你看文章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非常大的福氣。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老師有義務幫你改文章;現在自己當老師了,我的助理只會幫我檢查文法,這些比較高深的技巧他不太管的,所以只能靠自己。很幸運的是,我的朋友們願意幫我讀草稿並且給我意見,我深深感謝。
除了期刊文章,還有申請研究經費的文件,我也都必須藉助師長與朋友的幫忙給我許多提點與諍言。雪莉老師說我有個「優點」:厚臉皮,我想這大概是個必需心理狀態,不然臉皮太薄的話處處感到不好意思,我可能就喪失很多練習與觀摩機會。所以在此感謝我的良師益友們,我還是會巴著你們不放的(笑)。
竟然還有在更新文章!!!
回覆刪除我覺得中文學術寫作也不容易 XDDD
哈哈偶爾寫寫啊!中文寫作超難,之前為了找工作寫了一份中文的研究計畫。寫完以後覺得... 自己寫的跟估狗翻譯的沒兩樣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