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博士後的生涯反思(三)

我已經脫離博士後的生活好一陣子了,所以這篇就當作博士後系列的收尾吧!從一個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博士後的這一年讓我在學業、生涯、待人處事上有什麼長進。

我該不該做博士後啊?

從事後來看,做博士後對我的生涯有非常大的幫助。雖然博士後這東西在社會科學領域還不像生科領域那樣子必需,但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做博士後,理由不外乎是幫自己爭取一點時間、培養一點實力、多認識一些人,以便日後找工作的時候比較順利。

所以對於念社會科學而且想要走教職的朋友們來說,做博士後是非常有幫助的。

猶記得我來目前這間學校面試的時候,回程的路上開車的教授就說是因為看到我的博士後經歷所以先把我的東西挑起來,所以這經歷大家是會注意的。

此外,博士後的這一年讓我做了許多研究、也有空讓我之前的文章刊登出來、也更有空來整理我求職的東西(當然也更有空來做各種... 偷懶的事情,例如這則文章裡面的各種照片...)

多去了一些景點這也是重要收穫(圖為林肯紀念堂,在華盛頓特區)

但是從事後的角度來看,不管你在什麼領域,博士後的收穫應該是完全取決於老闆

這是個仰人鼻息的階段:你的薪水是老闆給的(好啦,生科領域可能是來自NIH或者NSF,但你需要實驗室與器材才能安身立命吧!這就是老闆給的);你的推薦函也是老闆給的(超重要);你的題目不能跟老闆的差太多;你能不能請假去找面試這也是老闆給的;你想發paper還要看老闆有沒有空幫你讀過不然不能投出去因為你非得要掛老闆的名字在上頭。

說到底都是老闆給的,自由度反而比唸書的時候還少,因為當學生的時候至少還有系上跟學校在罩,博後就純粹看老闆了。

所以反而有點在業界受僱於人的感覺。

我就是跟到了好的老闆所以上天堂,但我也聽過跟到爛老闆住套房甚至下地獄...

當然你自己的努力也是必須的,但是都做到博士後了你會發現自己的努力可能只佔了40%,剩下的60%取決於別人(小從試管用完有沒有洗乾淨小烏龜有沒有壞掉,大至paper投稿寫計畫找錢)。

多參與了一些社會運動(圖為小麥的Black Lives Matter學生示威遊行)

另外,博後的歲月裡,時間規劃更重要了,因為事情變更多但是時程更緊湊。以前念書的時候可能大不了就是再多花幾個月畢業再推遲一點跟老闆盧一下,博後不一定有這個餘裕讓你慢慢來,而且你慢慢來的話別人還會懷疑你是不是能力不好還是太懶惰。做研究發paper找錢找工作,同時你還要吃飯打掃家裡甚至談戀愛顧小孩,生活上的瑣事一樣也沒少,但是工作那邊的份量與危機感呈指數成長,我們國際學生還會再加上簽證的顧慮,所以這個翹翹板不再是一邊高一邊低,而是兩邊都很重、壓得很低,一不小心這板子就會硬生生從中折斷。

所以我們會哭著回家找媽媽,剎那間你發現上回這樣子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好像這20年間自己沒有長大多少;如果上回哭著回家找媽媽是念博班的時候,那你會懷疑自己到底畢業了沒。

所以這段期間其實步步為營,沒辦法鬆懈的。

多從不同角度來看小麥(圖為Monona湖)
博士後的日子中,我突然發現同儕與打交道networking的重要。我必須再炫耀一次自己多麽幸運,兩個lab的同學們都對我非常好;這條路上沒有同儕的扶持,甚至是分散在其他學校的支持團體,那我應該早就放棄了。有趣的是,有些人以前只是同儕,但是當你變成博後,他們突然變成學生,所以你就是小老闆,要負擔指導的責任。這就像是走教職的職前訓練,可以讓你培養帶學生的風格以及方針,而且頂上還有老闆扛著,所以像是一場實驗一樣。

你去研討會的時候也會發現不一樣了,你現在是博後、在找工作,大家都以不一樣的眼光看你。就算是每年都會去的年度大拜拜,你的身份地位與認同就不一樣了。首先,你已經有了個(看起來很威但其實所有人都有因此沒啥用的)博士頭銜,你的穿著打扮談吐研究成果似乎都要比以前更厲害一點。你跟別人談論的話題逐漸變成funding狀況期刊主編做得怎樣,以及更重要的是:哪邊有開缺。

唯一相同的大概是哪邊有免費的咖啡與茶點...

對我來說,研討會從觀光開同學會為主變成跟陌生人打交道為主。以前那些晚宴啊我都是吃飽就閃人(開玩笑,報名費都繳了我要吃回本),現在是為了要一直跟人家裝熟講話所以連吃飽都無法,只好結束以後自己去找宵夜。

而且現在是跟著老闆去跟人家裝熟(老闆跟人家很熟啦,我是去裝熟的),老闆介紹你的台詞也不同了,別人如何跟你互動的方式也不一樣了(可是你記得幾年前對方不太正眼打量你的)。

果然人都是會變的。你自己會變,別人也會變。

多了一些時間跟大家去踏青
我做博後只有一年(因為OPT只有一年),所以時間過得很快。以前總想說附近幾個景點以後有空再去,沒想到這個「有空」變成只剩下三個月了!所以這個時間翹翹板上突然多了一項任務:把附近的著名景點走完,不然好像沒來過似的。

有點怪異的感覺。我去過三十幾個州了,但是附近的許多景點卻還沒去過。剛好家人在四月的時候來long stay了一個月,所以我也有了個好理由到處去走走看看。用英文來說,就是要把bucket list做完。

多了一些時間去芝加哥的其他角落(芝加哥的林肯動物園)
最後,如果你留在原本的學校做博士後,那麼優點是幫你爭取了一點時間跟大家說再見。對我來說這很難,因為我真的是非常幸運大家都對我很好(這不是炫耀但這篇有點像是炫耀文),所以道別就變得格外困難。

而且你看看,連蛋糕都出來了。

搬來德州的第一個學期我時常思念在小麥的大家,三不五時打電話回去騷擾其他人,感恩節還飛回去小麥找大家。我想這個分離焦慮應該會持續很長很長,等到我認識的人全部離開小麥為止吧!

多了一些時間跟大家說再見

博士後的系列到這邊結束了。沒想到拖到我都當助理教授快一年才寫完,但回顧這段日子的時候深深覺得自己真的是非常好運,除了好像還沒有玩夠以外(被打)其實也沒有什麼遺憾。前兩集在這邊 第一篇 第二篇,回頭看看自己的心路歷程其實也滿有趣的。

這時候應該來點播一個〈相思比夢長〉(來個老派的結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