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況報告:博士後的生涯反思(一)

當博士後到現在已經將近兩個月了,我大概每兩天就會問自己一次:我未來到底想要做什麼?這個生命課題我用人生的最初30年閃開沒有回答,但是出來跑總是要還的,現在要正式面對這件事情了。

新科博士怎麼找到博士後的(好寫實...)

博士後好像跟教職差不多,只是少了教書的責任,所以全部的時間都可以拿來做研究...


才怪 XD

其實要花很大一部分時間找個比較有保障的工作,例如教職(或者考公務員、當家庭主婦主夫諸如此類的)或者轉進業界。

這是個不上不下的境界,所以認同危機偶爾會從暗處冒出來,花個五分鐘質疑一下自己的價值、自己究竟是否適合走學術工作、為什麼別人都不要我、我存在的意義在哪、未來何去何從,不一而足,所以這個狀態很適合研究存在主義。

所以我大概每兩天問自己一次:我到底適不適合走大專院校教職?這部分我還沒有答案,我只覺得自己有一部分適合、有一部分不適合。適合的原因是我沒什麼長處,其他事情可能做不來(天啊居然淪落到使用刪去法的境界);不適合也是因為我沒什麼長處,這地方可能混不下去比如拿不到終身職之類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其他包括我是個晚睡的人所以一般的業界工作七八點就要上班這我可能不行,但是我這麼愛玩可能需要每年有固定的給薪休假讓我心安理得的去玩耍;走教職的話可能要每天孜孜矻矻辛勤做研究找錢,六七年之後過了終身職的審核才能稍微休假一年(但那一年還是在做研究)。

玩耍超重要的啊!
所以我又回到了生涯的老議題:我其實不太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工作。好像每樣都可以,但又好像每樣都不行。

就是這種不上不下的境地讓人尷尬;某一方面來說我已經「過度教育」,唸太多書了所以有些工作人家不會請你,但是就某一方面來說我還是太嫩(所以找教職都被拒絕)。

孔子說君子不器,但我會做的事情大概也就只有那麼一些。

這心境很像博班第三年那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窘況。博班第三年是因為博班已經唸一陣子了但是還沒看到盡頭,所以會出現「要認賠殺出呢?還是跟他耗完呢?」的徬徨;博士後好像也是這樣子,我適合學術圈呢?還是不適合呢?

就是個不上不下的境界...


我覺得要突破這個困境的方法之一是給自己設立停損點:教職找到某個時間點還找不到的話就要喊卡認賠殺出,不然一直被套牢也不是辦法。但是這個方法的缺點是會出現不切實際的幻想:會不會下一年就會時來運轉?會不會我又多了幾篇paper以後會有轉機?這個不確定感無法精準的量化成某個機率定值,就像賭博一樣讓人無法自拔。

博士後的生活也不是沒有優點,至少我現在每天八點半起床,其實三個月前我還在過每天凌晨兩點半睡覺、十一點才起床的糜爛生活,所以光是這個改變我想就值回票價了(意志力是有多差啊...)。然後讓我有「機會」把欠的paper寫一寫好像也是個優點(會不會成真就很難說了...);現在的老闆其實就是以前當研究助理的老闆,對我真的是非常好,薪水也加了,這點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讓我繼續留在小麥跟好朋友們一起玩耍則應該是最大的優點吧(欸好像反了)。

所以且戰且走吧!期許自己能夠趕快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涯進路,以及一個好的東家。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