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

這篇依舊是日記文,歡迎跳過~



我跟敘事不熟,我爸對敘事治療的瞭解應該比我多很多,只是我很喜歡敘事取向強調的隱喻metaphor這件事情,我也相信我們對事件、回憶、情緒的描述,除了代表自己的想法以外,同時可能也加深、轉化、昇華這些過往或者價值觀。

扯遠了。之前應該也有分享過了,但來美國至今邁入第五年,如果要找一個隱喻,或者是最能代表這段日子與心境的各種作品,我覺得非神隱少女莫屬。第一次看神隱少女的時候沒看懂,上個學期又看了一次,突然深深被打動,覺得自己來美國的際遇就跟千尋一樣,一模一樣。

有幾幕特別讓我印象深刻以及感動,尤其是白龍帶千尋去看變成豬的父母的那一幕,他還拿了一顆飯團給千尋吃,千尋一邊狼吞虎咽,眼淚撲簌簌的流下來。整部電影就在千尋意志堅決的要救爸媽、勉強自己作粗活,還被欺負,但他同時卻不忘照顧別人、幫助別人、體貼別人,從而找到各種契機與奇遇,最後解救爸媽。

他似乎一直在尋找解救爸媽的方法,但其實所需的各種要素都在他自己身上了:勇氣、體貼、關心,以及一點運氣。更令人難忘的是他在辛苦工作之餘依舊照顧著別人、幫忙著別人,看似委屈了自己,實則讓自己又朝目標邁進了一步。

我也希望自己在念博班忙碌之餘,沒有忘記自己最重要的目標,但是在這過程中,我也希望自己能夠維持一顆柔軟而且關照他人的心與動力。太多人幫助過我,我也希望能夠以某些形式回報給更多人,這其實才是「初衷」吧!初衷可能不是為什麼要出國唸書,而是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在人群中如何朝自己的目標邁進同時利益他人。田老師教的「處眾當思益眾」一直是我的座右銘。

太嚴肅了,聽歌吧!神隱少女的主題曲〈いつも何度でも〉,木村弓演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