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ominee印第安保留區之旅

很久沒有寫正經的文章了,獻醜一下~

這學期修了一門「美國少數族群高等教育」,探討了各種在台灣比較不容易接觸到的大學,例如黑人大學、拉丁裔大學、印第安大學、太平洋裔等學校,這些學校僅代表黑人比較多,或者拉丁裔學生比較多,並不是只有屬於那個族群的人可以念,但是美國的法律都有相關規範,例如這間學校裡面的黑人學生的百分比必須佔總學生的多少,才能稱為「黑人大學」。

其實翻譯成「黑人大學」也很怪,如果按照字面逐字翻譯,那這些大學應該是:
  • 「一直以來都收黑人的大專院校」(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BCU);
  • 拉丁裔大學逐字翻是「服務拉丁裔的學院」(Hispanic serving institution, HSI),
  • 印第安大學是「部落學院與大學」(trib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CU),
  • 太平洋裔大學的名稱很長「服務亞裔美國人、美國原住民、太平洋島嶼民族的院校」(Asian American, Native American, Pacific Islander serving institutions, AANAPISI,念成:安那批兮)。其實他們好像有個新的名稱,但我記不得了…
  • 所以說HBCU, HSI, TCU和AANAPISI合稱「服務少數族群之院校」(minority serving institutions, MSI),
  • 一般台灣人比較會聽過的學校其實都算是主流學校,稱作「大多數是白人的學院」(predominantly White institutions. PWI)

這樣子應該比較清楚了吧!HBCU + HSI + TCU + AANAPISI = MSI,相對於MSI的是PWI。


規範百分比則是跟聯邦政府的補助有關,因為這些比較特殊的院校適用不同法令,所以也有不同的補助標準,所以一間學校不能隨便說自己是HBCU,這種自己叫開心沒有用,都要經過聯邦政府認證,以及要加入這些大專院校自己籌辦的組織,例如TCU印第安大學就有個組織叫做AIHEC(American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Consortium, 美國印第安高等教育協會,總部在維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卓市Alexandria)。

這些學校在台灣的知名度都很低,例如很有名的幾間黑人大學:Howard University, Spelman, Morehouse等,拉丁裔大學例如Florida A&M University(FAMU),不明究理的台灣人可能會跑去申請,因為他跟在台灣滿有名氣的「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 TAMU)名字很像,當然他也很歡迎外國學生啦!

這些收比較多少數族群的大學有其必要的存在,而且這些學校大多辦學成效很好。研究一直發現:在這些學院就讀的少數族群學生,相較於念傳統、都是白人的大學的少數族群學生,前者的畢業率比較高、學生比較快樂、畢業後的成就也很不錯(所以後者的畢業率低很多、學生顯著的比較不快樂)。尤其以黑人來說,黑人大學所培養出的黑人博士比傳統白人大學還要來得多,所以念這些學校對少數族群來說有很多好處。

當然這不是說少數族群的學生不能念一般傳統的白人學校,只是學生有很多選擇,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往傳統白人學校擠。

小威州內有一個印地安人保留區Menominee Nation(發音:麼那麼尼,重音在「那」,請大家不要計較什麼信雅達謝謝),裡面的印第安族群就是,呃,很直覺的,Menominee族,附近幾個族也有自己的保留區,例如Oneida(發音:歐耐達,重音在「耐」)等族。這個月是最後一次上課,所以老師就安排了兩天一夜的保留區之旅,期間要去拜訪這個保留區自己辦的一間學校:麼那麼尼保留區學院(College of Menominee Nation,整串打完實在太長,簡稱CMN)。

下圖A是小麥,B是麼那麼尼學院:

有250公里遠


老師借了一台學校的公務車,自己充當司機,另外兩個同學自己開車,全班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其實總共也才八個人…)。週五下午抵達學校CMN,和他們的副校長、教務長、電資中心主任、法律系教授座談,之後還有學生會會長帶我們逛校園,陣仗超大啊!我們只是一群研究生而已大家沒有必要這樣啦……不過真的很感謝,真的是很熱情的接待我們這群客人啊!

那回到本部落格的老路子:看照片!

自己照幾張然後自己拼成全景圖,左邊是教室
學校很小,學生人數也不多,目前約七百人,有八成以上是印地安人,總計來自全美27個部落,其他接近兩成是其他背景的學生,例如白人、苗族人、黑人,還有非洲人;教職員也大部分是印地安人(唉其實就是美國原住民啦),也有白人、拉丁美洲裔的,還有非洲人!

CMN主要是二年制大學(也就是二技,授予副學士學位,唯一例外是教育學程,是四年制學士學程),此外,他也是美國各家印第安部落學院之中,教師擁有PhD學歷比例最高的學校。創立於1993年(我才小二耶…),破紀錄的在四年內就拿到認證(認證非常重要,通過認證了學歷與學分才會被承認,尤其是學生想要接著轉學念學士學位的話,學分被承認才不用從大一開始念;一般說來新學校需要五到八年才有可能通過,而且這麼順利通過的通常是傳統白人學校才這麼順),所以他在辦學與行政方面一定都非常有規劃,一出手就把認證拿到了。

整個座談的過程摻雜了保留區的歷史、原住民小朋友求學的辛苦、附近地區對保留區的負面態度與歧視,一直到學校的教學、行政、師生互動、學生畢業狀況、辦學理念等等主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對於「永續經營」的概念。

美國很多學校在喊永續經營,英文叫做sustainability,但絕大多數的學校都侷限於環保、自然資源的永續經營。CMN不一樣,除了環境以外,他們更重視對教育、當地保留區、人情之間的永續經營,學生來了,永遠就是學生,畢業了以後學校依然把他們當學生照顧;最近開始出現第二代的學生了,以前的學生成了家長,二話不說就把小朋友送來,可見有多喜歡這間學校!

這間學校也給教授非常大的學術自由,以及參與學校行政的空間。美國的教授參與行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學校規模一大,就很難讓每個教授都參與到;CMN規模算小,所以教授就有很多機會參與跟教學直接相關的行政,推動很多自己的理想,這對我來說也是個很有趣的概念。

後來學生會長(也是原住民,但不是麼那麼尼族的,忘記哪一族…)和另外一位職員帶我們參觀校園,真的是一間小而美的學校,自然環境也非常漂亮。因為是週五下午,有一兩群學生在草皮上圍成圈圈聊天,享受午後的陽光吧!

離開了學校,晚上下榻教育政策系某位研究生他們家開的旅館,算是民宿性質吧!非常漂亮的木屋!拜老師所賜,一個晚上加稅以後只要美金63元左右,平常要逼近90元呢!省了將近台幣一千元!旅館其實很豪華,但也有家裡的舒適,大木屋的格局,牆上掛滿了打獵回來的戰利品:熊皮、鹿頭,的確是住在偏僻鄉村的人會做的事情。


那是一隻熊的標本,應該就是戰利品

客人只有我們一行人,我們也在會議室裡面把課上完,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報告。我的研究主題是原住民大學的創校宗旨與課程設計之間的關聯,算是第二還第三次做質性研究,但這是第一次做文件分析document analysis。做得很不成熟,做到後來還因為太不習慣,開始數code然後算卡方考驗………我真的走火入魔了………


很老的鋼琴,不敢彈。鋼琴上方有原住民的木雕

我的報告先選定四間原住民大學,幾乎都是二年制社區大學的編制,蒐集了他們的創校宗旨以及開課大綱,我個人認為創校宗旨與開課大綱要互相呼應。

原住民大學之所以有趣,是因為他們的開課大綱有深厚的文化傳承觀念。原住民自己設立大學就是希望自己族的文化可以透過教育傳承下去,到了高等教育也是一樣。所以他們的創立宗旨可以分為:文化、學術、社區關懷這三個部份。

所以我猜想,開課大綱也要呼應這三個部份。

很大的壁爐。這種天寒第凍的地方非常需要!
研究結果跟我預想的有點出入。直接跟原住民文化有關的課程,只有大約六到八學分必修(包括原住民文學、原住民歷史、原住民自治區行政、原住民語言等),畢業學分約60學分,所以也就是大約是一成的學分是跟文化有關的,其他九成則是專業科目。當然學生可以利用選修的機會多修一些,這個就看學生怎麼安排,文學院的就可以多修一點,念資工的就會少選一點。

不過,當我們一直強調原住民高等教育對文化的重視時,十分之一實在很難說服人說他們很重視文化的傳承。

左邊是老師,右邊是他的研究生
所以結合座談會的內容,我想文化的傳承是潛在課程吧!文化是融入一般的教學中的,例如有些學院會用族語來教某些課程,當然同時同一門課也會開用英語教的所以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但這的確是個很不錯的手法。

(但假如只有用族語教的課可以選,那我會很反感;台灣有些老師堅持用台語上課,我就非常反對:你用台語上課,那你要客家人、原住民同學怎麼辦?台灣不像人家一個部落那樣,只有一種語言)

有些資工系的課會說專題要做跟部落有關的,所以有人做自治區政府的工具程式、網頁等,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結合。當然這些潛在課程是無法寫在開課大綱裡頭的,也沒有空間寫。

除了課程以外,學校也都有非常多的研究方案跟社區緊密結合,邀請學生利用暑假一起參與(有的還有薪水!)例如有一間學校附近有在開採鈾礦,開礦一定會對當地社區居民的生活、健康、經濟等有很大的衝擊,而且鈾礦的放射性更讓健康成為主要的擔憂。這個計畫就在尋求如何停止鈾礦開採,同時兼顧經濟與健康,所以念社工的、公衛的、護理的、經濟的等領域的學生就可以參加。這些研究案也都跟聯邦政府合作,所以規模、資金都比較穩定。這些學生雖然算是二技的學生,但做起來也是有模有樣,都很順利的轉學到一般大學修讀學士學程。社區、文化,跟課業是緊密結合的一體,這點讓我好喜歡!

第二天老師約了他認識的原住民朋友帶我們去森林裡面走走。忘了帶相機所以沒照相,但在春天冷冽的風中走在森林裡,旁邊是一條小溪,松樹林有種松針的香氣,真的是非常漂亮的地方………

美國原住民被白人迫害得很慘,餘毒至今都還無法挽救,他們很努力的想要生存。在這依山傍水的大自然中成長看似幸福,但長大以後依舊要面對社會的殘酷。台灣的原住民呢?也是這樣子吧!之前去楊誠家玩(泰雅族,莫那魯道的後代?)也是這樣子的感覺,小朋友都很天真無邪,但我擔心他們到都市去唸書以後,會不會變了?

也讓我想到以前一本很紅的書:少年小樹之歌。作者就是美國印地安人,但長大以後居然跑去參加3K黨…真的是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學壞了,可惜了。

******* UPDATE **********
把文章分享到臉書上以後收到一些回饋,轉錄於此:


仲恩說:

很有趣的一篇文章,我仔細看兩遍 =) 金光你覺得六到八學分的原民文化必修太少了嗎? 不然還可以開什麼課呢? 創校宗旨這種東西不都是融合在全校課程、環境、活動規劃之中嗎~

我的回覆

因為創校宗旨Mission Statement是非常正式的官方文章,所以我想他應該有指標作用。幾乎所有原住民大專院校的文章都認為文化傳承是非常急迫而且重要的,所以我的假設是:mission statement裡面會有寫,應該也會反映在官方的開課大綱course catalogue裡頭,不過…只有十分之一…所以創校宗旨提到的那些文化傳承,都仰賴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而無法行諸文字,讓我覺得有點錯愕其實…當然要融入在各種教學內容與環境中,如你所說,但官方文件不也應該反映出這樣的思維與作為嗎?寫進去了,就有約束力了、外人看了就知道了…
不過他們也有accreditation認證的壓力,以及幫助學生銜接學士學程的使命,所以我大概可以理解,只是覺得…好像有點太少了,我本來預期是四成到五成的 XD 人文學程還有辦法維持三四成,社科就不大行了,STEM領域就更不用說了~

任老師說:

我們這邊(編按:美國的普渡大學)現在在做的是原住民青少年,暑假要做職業探索,你方不方便作業寄給我看?!另外,我想問幾個問題 :1.這些就讀的學生來自自己那個保留區和外地的機率是多少?2.另外學院有沒有統計畢業生到哪去就業了(回到保留區還是外地就業)3.這樣這個學校算私立還是公立,獎學金制度和錢哪裡來?

我的回覆:

我的報告在亂寫,因為deadline前兩天我才開始動工哈哈哈 XD 我是可以寄給你啦,但是...內容很dry...。 
第一個問題我不清楚耶沒有問到這一題@@ 但符合原住民身分的學生很多,來自附近幾個保留區的學生還是佔多數,但因為這間學校有兩個校區,另外一個校區在suburban所以也有其他少數族群例如Latino來念; 
畢業後有人升學有人就業,我相信學校有統計但是我也沒有問到這個,也不在我的報告範圍內@@不過這間學校跟UW系統的其他學校有articulation協定,所以升學的人也滿多的,這種資料可能都要寫信去問我猜@@ 
他算是公立...chartered by the reservation government,所以不是一般"州立"的概念因為他是保留區設立的不是州政府,資金來源主要是聯邦政府、學費、endowment,所以才說學生族群%數很重要,聯邦政府用這個來決定你是不是在TCU的類別裡頭,會影響到相關法令與補助。這間學校沒有學生貸款,幾乎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financial aid,不過這也是情勢所逼,原住民太窮,能夠全部自費的人太少。

Swoote說:

看完好想去那裡教書喔 請問他們願意收非美國原住民的教職員嗎?(我只有基因上跟他們接近這樣算嗎?)
ps. 我覺得兩天一夜的校外教學超酷的,你們老師好棒!然後這真的是篇好文,非常長知識。
另外我也覺得6-8學分並不算少,而我也不認為文化傳承這概念可以用必修課的量去衡量,有時候數量多了只會流於形式。就像在我們研究所你也只有修三學分的青少年發展不是嗎?可是到頭來你還是會定位自己為青少年研究者。我相信整個系的氛圍和指導教授的研究/教學取向才是行朔學生的主力。
另外你的報告有包含調查課外活動的部份嗎?我相信很多文化傳承與其訴諸文字,不如訴諸文化組織語活動,畢竟他們不是要“讀”自己的文化,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文化。如果校方很重視、支持培植具有文化意涵的校內社團組織,這也算是和創校宗旨的一種連結。

我回覆Swoote: 

他們還有非洲人當教授,所以你可以的沒問題!課外活動的部分除非有寫進去course catalogue裡面不然不算是我的研究範疇耶...那幾個研究方案有點算是課外活動就是了。 
所以我才說大概很多文化社區的精神傳承是潛在課程,官方course catalogue可能看不出來。我會覺得學分太少是因為他們一直強調文化傳承,例如語言,那麼...你兩年內修個三學分的語言課...真的學得起來嗎?當然這是最低要求啦學生可以用選修課的quota去選文化相關的課程,然後還有很多現實的考量,所以未來的研究可能要先看syllabus來看課堂經驗, 然後分析學生實際選課的狀況才有辦法得知說這些入門的兩三學分是否可以促進學生多多選修文化課程。我覺得這個跟研究所不一樣耶...研究所是我已經知道我要走青少年了才去上課不是嗎 XDDDD 
然後學生社團對社區大學來說主要是學生會,其他都還好,因為社區大學最大的學生來源並非高中應屆畢業生,很多都是returning student回流學生、退伍軍人因為GI Bill的補助回來念書、失業勞工繼續進修找下一份工作。這些人大多都有家庭、就業的牽絆所以沒有辦法全力放在課業上;社區大學絕大部分沒有宿舍(我去的這一間才剛開始討論要在哪邊蓋第一間宿舍),所以學生在校園的時間其實很少,也使得他們沒有辦法花很多心思在課外活動上,學生社團可以說是四年制大學的文化,在二年制社區大學少之又少,但幾乎每間都有學生會。 
然後我會強調mission statement以及course catalogue,是因為這兩樣是認證的重要文件,所以都是官方文件


柏蓁說:

我昨天剛好上課在講美國原住民,老師說全美只有兩所原住民大學。依照美國的教育體制,過去原住民在學校是被禁止說母語的、也不可以做某些他們文化中有的儀式,語言是傳遞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份,制度層面的歧視造成文化保存的困難。但6-8學分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夠,大學的時候也沒有歷史課叫我學客家文化,這倒是給我另一個眼光想想


我的回覆:

兩所原住民大學...是說兩所四年制原住民大學吧?而且是不是兩所我也不清楚,因為很多原住民社區大學也有提供四年制的學程。 
過去他們的確不能說母語,那些儀式也不能在學校做。更早之前,原住民小孩會被抓去住教會辦的寄宿學校然後進行"改造",少年小樹之歌的作者就是這一群人中的其中一個...所以我才感嘆說他長大以後居然加入3K黨...這些寄宿學校也真夠厲害的


任老師說:

Navajo保留區(編按: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與新墨西哥州)的國中小我知道是有語言課的,也有一些風俗保留著(校長跟我們說小孩在學校宰了一隻羊)。我在想是不是跟年齡有關,小一點是探索自身文化,那大一點就進展到整合自己的血統文化和主流文化(如果一直再探索學習也很怪),專門學分數少,其實也不足為奇。教會辦的寄宿學校對保留整個印地安文化是一個很大的影響,也造成當年那一代的孩子(現在的父母),對於學校教育某一種程度是排斥不安不知道如何溝通。甚至有類似以前臺灣那種說國語不然掛狗牌的處罰。有些做印地安人研究的學者,對這個非常痛恨,有些則是抱持著"時代悲劇"(?!)的態度在看待這件事。這本笑中帶淚,很易讀的半自傳小書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看了還是很有感觸http://www.amazon.com/By-Sherman-Alexie-Absolutely-Part-Time/dp/B006T77IOE/ref=sr_1_2?ie=UTF8&qid=1335987879&sr=8-2

留言

  1. 勳育,我將這篇文章轉貼到臉書與google+喔!謝謝你的分享!!

    回覆刪除
  2. 我很喜歡少年小樹之歌。我覺得作者可能不是學壞了,而是「內化」了社會主流輕視弱勢族群的價值觀。那是很令人傷心的事情,當一個人自我貶抑到去傷害自己的同胞時,我每次想到都很難過.....而就像紀伯倫《先知》〈罪與罰〉一書中所說的:「一片葉子的掉落,不是它自己的問題而已,整棵樹都需為之負責」(這是大意,我忘記原本的翻譯了)。一個原住民的學壞,也不僅是他自身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應該可以歸咎於他念了寄宿學校。我後來google了他一下,發現他一直在南方長大,之後成為社會運動人士,堅決反對desegregation以及各種種族平權法案,所以我才說他學壞了。對你可以說他內化了當時主流的白人文化,甚至去迫害其他種族(不只是原住民,還包括黑人)。他是聰明人,卻沒有能力跳脫那個框架而反思他的行為與言論的正當性,所以我才覺得他學壞了…

      3K黨真的太可怕,所以我對那本書的評價很差,對我來說整本書都是偽善,大概是我相信「文如其人」這句話吧…………喔唯一真實的部份應該是他紀錄他在寄宿學校長大的過程,那是一段令人難過的歷程,但,他也就此學壞了…

      刪除
  3. 我找到翻譯了。是「就像一片孤葉,不會未經整個大樹的默許就枯黃,作惡者胡作非為的背後並非沒有你們大家隱匿的允諾。」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分享還有欣賞,哎唷受寵若驚!我寫部落格都很隨性,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所以若有疏漏還請海涵 orz 我等一下把在臉書上面的討論也轉過來好了~

      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