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

很久沒有寫網誌了,因為日子越來越忙而且最近沒有什麼發想…所以就寫個這學期的修課狀況來充數一下。

這學期是我來美國以後的第四年了,都第四年了還在修課真的是令我無言,所幸這學期過後我所有的課就都修完,可以準備考資格考了。雖然都最後一學期了,我還是有滿滿的九學分三門課,真的是非常刺激,加上我還有一週20小時的專案助理工作,日子真的是好充實好充實啊(汗)。這篇其實也是沒啥營養的文章,有興趣的再往下讀吧!

這學期的三門課裡面,有一門是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學系開的,課名是少數族群高等教育機構(minority-serving institutions, MSI)。我修這個系的課當作輔系,規定要修四門課,這是最後一門了;另外兩門是系上教統組開的統計課,分別是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又稱多階層模式 multilevel modeling, MLM)以及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QED)。

那門MSI,如課名所說,探討美國地區的高等教育機構,並且從族群來分類,所以可以分為五種:白人為主的機構(predominantly White institutions, PWIs)、服務黑人的機構(historical Black colleges and institutions, HBCUs)、服務拉丁裔的機構(Hispanic-serving institutions, HSIs)、亞裔與太平洋族群機構(這個名稱一直在變,傳統上用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AAPI,最近名稱越來越長而且很難發音),還有部落機構(trib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CUs)。沒有一種統一的名稱,這些名稱在使用上自然也有些爭議,只是為了方便起見大家還算接受這些名詞。這些機構其實在國內應該只有PWIs為人熟知,你叫得出名字的都是服務白人為主的機構;HBCU是我到哈佛以後才聽過一間Howard University(非常著名辦學優良聲譽卓著的老字號學校,在華盛頓特區),其他的我都沒什麼聽過。小威州內有些印地安人保留區,所以有一間部落大學,預計四月要去參觀(好期待!)

這種分類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是那個族群的人才可以念那間學校,只是屬於這些分類的學校中,有兩成以上的學生是屬於那一個特定族群的人,但這些學校絕大多數都歡迎各種人來申請就讀,所以校園中其實也算是滿多元的。這些學校各有自己的歷史背景、辦學理念、治校方針,以及特定針對的族群、學科等等,大相逕庭,所以有很多paper要念…(慘)

這門課只有七個人修(嚴格來說是五個人,另外兩個其實是任課教授指導的學生,來幫忙的),加上老師,所以是seminar的型式;一個月見面兩天,所以見一次面就要上五個小時的課(媽啊快死了),同學有白人、黑人、亞裔、拉美裔,還有外國人(就是我,只有一個…),老師已經七十幾歲了還沒退休,活跳跳!人非常好的老師。

上seminar的課其實很緊張,尤其人這麼少,我雖然都很認真聽,但是要發言其實還是需要一些時間來組織我想講的內容,還要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時候找到空檔開口講話。後者其實是小問題,我花很多時間在準備內容,準備好的時候大家早就換主題了………唉我來美國第一年就有這個症頭,現在依舊,所以上回上課我大部分時間還是安靜的,雖然多話的我有很多內心戲想要分享啊!!!可惡我下次要準備得快一點!

另外那兩門統計課真的是很麻煩,第一次上統計課有這麼多閱讀要念(不是習題喔,是理論的理解),所以讓我這學期reading的量很重。階層線性模式主要處理巢狀結構的問題,也就是假設我們探討學生的學習成就,那我們也應該探討學生的學習成就是個人因素呢,還是環境造成的?環境包括教室(例如任課老師、班上同學)、學校(學校用的教材、風氣),還是學生的家庭(家裡經濟狀況),還是整體社會(北部有北北基聯招其他地方沒有)。學理上我們把這一層一層的關係(學生在班級中、班級在學校中、學校在學區中、學區在地區中,層層遞進)稱作「巢狀結構」。

這些結構及其影響從理論上來看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應該都有影響吧!爸媽有沒有錢讓孩子去補習當然有影響啊、老師教得好不好也有影響、北北基考得難不難當然也有影響囉!但是在統計上要怎麼處理呢?以前都只有放在學生個人的層級來處理,沒有辦法考慮大環境的影響,所以階層線性模式就是要來處理這個問題:好啊我們來看學業成就,那來看看哪些環境是比較有影響的?影響有多大?是正向影響還是負向影響?

階層線性模式另外一個長處是處理縱貫性、跨時間的數據,因為我們做了好幾次測驗,但都是在測同一個人,所以我們不能把這好幾次的測驗獨立出來分析,因為他們彼此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應該統合起來看這個學生成長多少,階層線性模式就是來處理這層關係。

最後一門是準實驗設計。心理學的研究常常要做實驗,例如電老鼠啊、讓狗流口水啊、讓鴿子啄東西啊之類的。針對動物做實驗比較簡單,但是萬一我們今天想要探討「人」怎麼辦?例如新的教學法有沒有用?假如我增加警察巡邏社區的次數,那麼犯罪率會不會降低?一個新的社會福利方案有沒有辦法改善中低收入戶的生活狀況以及自力更生的條件?如果有效,那效果有多大?對誰有效?

這些問題都需要研究來解答,不能貿然推行以後才來評估成效(可惜我們身邊好像很多政策都這樣,以百姓為芻狗),但是做這些研究我們想要得到很有效的因果推論(因為我推行了新政策所以有效果),可是我們沒有辦法模仿實驗室那樣把一群人聚集起來做個實驗,偏偏實驗設計才有辦法讓人做很強的因果推論,那這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要用準實驗設計了!沒有辦法把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實驗組或對照組的時候就要用準實驗設計。這個東西很有趣,他有個很深的哲學基礎(什麼東西夠格稱為「因」?實驗條件要如何設定?)也有非常困難的統計分析(魯賓因果模式、特徵分數匹配、迴歸不連續分析、工具變項等方法),所以除了有一堆書要念以外,還有一堆統計軟體要跑…我去年其實有修過這門課,但是因為太難+當時沒空(現在其實也沒有比較有空)所以退掉了,今年要回來面對現實了啊啊啊啊啊啊~果然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

那請大家祝我好運吧!希望我可以安然度過這學期 >"<

留言

  1. 看來,之後有統計問題都可以請教你了 :D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這這,我們互相討論切磋啦,我整個就是半瓶水啊 orz

      刪除
  2. 回覆
    1. 學長,最後一個字如果改一下的話那麼效度會更高:念教育真窮 orz

      刪除
  3. 雖然是寫修課狀況,但內容還真的一點都不充數呢!加油加油,給你滿滿的力量:)

    回覆刪除
  4. 勳育加油,感覺就是扎扎實實的一學期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點太紮實了 orz 可惜可愛佳佳對統計不熟不然我會抱緊他的 >"<

      刪除
  5. 很充實!辛苦了!





    Anica

    回覆刪除
    回覆
    1. 希望可以趕快解決這些事情回台灣過年 >"<

      刪除
  6. ㄟ你真不是小威,是大威!!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跟威不威沒有關係,就是修課啊 orz

      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