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雖然我還是沒有讀完,但是因為討論激烈,讓我這個從沒想法變成有一點點想法,只是和歷史本身沒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的討論聚焦於龍應台的史觀、切入角度、書寫方式,甚至是否在為蔣家辯護、對共產黨的看法等等。這本書伴隨著訪談與紀錄片而生,有學長就提到這樣子的作法勢必帶來一些盲點,例如對於整個戰爭大局著墨不多,因此無法以宏觀的角度看待當年的社會流動;澎湖的煙台中學匪諜事件似乎也欠缺對整體局勢的省思。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想法,有的我看得懂,有的則否。

對我來說,這些討論的共同點只有一個:毫無興趣。

我父系這邊從康熙年間就從廣東移民來台灣,到我已經是第二十代了,算是超級標準的本省人;家道似乎沒有什麼大起大落,應該也屬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生活水準。和這整段歷史唯一挨得上邊的,大概就是爺爺曾經被日本徵召從軍,幸好新訓還沒結束日本就戰敗投降,安全的解甲歸田。爺爺曾與我聊到以前日據時期念日本公學校的情形、當兵新訓的回憶,以及之後他務農、轉行、進公家機關上班的事情。

但是溯及民國二十年左右的記憶,在民國三十六與三十八年這兩個時間點,乃至白色恐怖時期,似乎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意義,或者說,至少,我不記得。

二二八事件中,大多是本省人遭殃;政府撤退來台則是本省外省都受到影響;白色恐怖則主要影響外省人被打為匪類。欠缺家族記憶的我,對這幾個事件都顯得疏離,頂多就是考試的時候要能答對,如此而已。

那麼這中間問題出在哪?我這一代、出生於相對富裕時期的人們,對這幾個歷史事件又有什麼看法?如果沒有家族記憶,那麼其他管道所帶來的資訊是否有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在乎嗎?有誰在乎嗎?這本書對現在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有特別想要表達什麼嗎?還是說,這只是老一輩的人在白頭宮女話當年?

首先,我不認為龍應台在這本書中特別想要傳達什麼,不像野火集那樣立場與動機鮮明。對我來說,這就是一本龍應台的回憶,對父親、對母親的回憶、對他身邊周遭朋友的回憶,對他們家族的回憶。

其次,對我來說,龍應台並不是想要用這本書在凸顯當年撤退來台的外省人多可憐、被當時的社會排擠一直到現在等等;相反地,我認為他在亡羊補牢,因為他可能很後悔沒能多了解爸爸,可能也慨嘆辛苦拉拔他長大的媽媽得了失智症,腦海裡只剩下新安江了。

所以這本書有點像是追悔,想要彌補些什麼,透過發掘父親母親撤退來台的過往,讓自己貼近父母親的生命故事。很單純的,一個身為女兒的,在與父母的年輕歲月對話。一股由失落(loss)帶來的力量,若能打動讀者,可能是讀者也有類似的經驗吧!

準此,以身為父母的女兒為榮這有什麼不對?史觀正不正確有什麼關係?一部非小說形式的文學作品,不一定要寫得死板板的像教科書吧!說這本書是文學作品可能也曲解了龍應台的本意,但是同樣的,從作者已死的觀點來看,要如何解讀就是讀者的事情,作者不用為諸多情緒負責吧!

說到教科書,我在想的反而是歷史教育。對我來說,歷史是故事、是知識、考試要考、對升學有幫助、跟人家聊天的時候有歷史知識代表你有深度、能夠引以為戒的功能比什麼企管理論都還要來得具象。

然後呢?呃...就這樣,對我來說,考試的時候有沒有辦法答得出來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呢?我管不了那麼多。有人說:拜託!你是社會組耶!社會組又如何?自然組的對微積分就有特別的情感嗎?

這也讓我想到為何我覺得高二高三的歷史課好無聊,那個時候的歷史老師就是完全的填鴨式教育,只有資料的堆疊沒有什麼歷史思維的訓練,我對歷史的興趣就這樣子熄火了(好啦我知道我在推卸責任)。那麼,高二高三的歷史課,就沒有情意目標了。

情意目標最難達成,可是看來也最為關鍵。根據認知心理學,資訊處理層次越高記憶就越好,情意目標這種高層次的教學看來對學生的影響最大,但是在教育現場卻往往無法達成。

歷史課如此,已經是明日黃花的三民主義也是一樣。知識知識知識,分數分數分數。學生的批判思考呢?不重要;學生個人對歷史內容的個人意義呢?不重要。喔,對歷史的推理能力現在似乎逐漸重要起來,因為學測與指考開始增加這部份的比例,所以重要。單一史觀讓學生眼界狹隘;對近代史的隱晦,讓學生認為歷史只是過往的沈痾與包袱(喔,還有考試分數)。這樣的歷史教育,好可惜。

我不是歷史老師,我也沒有親上教學火線的經驗,可能沒有立場說這些,但是我期待我們對歷史的傳承,不要流於知識掛帥、考試領軍,少了這一個批判思考的訓練,對學生來說是一大損失。

好啦,考試引導教學,那我提個想法:以後學測指考歷史科加考申論題啦!

留言

  1. 您的最後一行,
    是想累死閱卷老師嗎^^b
    而且申論題的爭議頗大呢!

    又,這本書家父也有買,
    但個人連翻開的興趣也無。
    因為對歷史的興趣,早在國中就被老師的隨堂課前考、課後考給澆熄了!(對隨堂考很反感)
    明明小時候就很喜歡聽漢聲中國童話的歷史故事......

    回覆刪除
  2. 金光

    我昨天通宵把這本書讀完了

    之前就知道出了這本書,也看到你的網誌有他的評論,但沒有仔細看,主要也是因為論文沒寫完的人是有啥時間可以看,唉唉

    後來是年假期間偶然看到方念華對龍應台的訪談,於是這本書開始鮮活起來,自然主題是吸引我的,對話是讓我錯亂的(誰叫我有個跟主持人同名的老闆),當時更讓我意外的是龍應台對研究的態度(那是本人更為缺乏的,咳咳),那份熱忱、珍視是讓我打從心底佩服的

    於是我就下訂,慢吞吞的博客來到昨天終於寄到我家,我就一不小心在晚上十點把他打開的看到了早晨六點

    當然也是解決了一包衛生紙,由於裡頭許多生離死別的慟

    但我更印象深刻的比較不是你對歷史教育的批判(當然那個一筆一劃把新安江畫下的也是我第一個大爆點),我也想到龍應台個人的loss,我想到更多的是省籍這件事變得更加鮮明,還有那份心胸與格局

    我跟你一樣是康熙年代來的後代,小時候聽到對於「外省」這件事也是相當不友善的,那是一種像是既得利益者的批判,外省人如何佔盡一切資源而擠壓我的父母與祖父母輩,雖然我們的時代對於這件事已經很不敏感,我阿媽聽到我的朋友還是會問
    「他是本省人還是外省」
    大部分時候我都只能說
    「我怎麼會知道」
    長大聽到周詩講到阿姨在來台灣的船上差點掉下去被路人一把撈起,還覺得真是動盪(到有如在演動作片),但又有點想要逃避面對那份慌亂動盪之中的不安

    但我讀完這本書,會覺得龍應台讓我們這輩人透過文學而想要接近這段歷史的目的是達成的,的確透過夠多的理解,讓我們更懂得外省人背後戰亂逃竄的不安和對安定的渴望,也理解本省人經歷不同統治族群轉換的苦悶與無力
    而那份理解,但就像他說查完縣志之後發現一九四九不是最苦而是多麼「普通」的一年,我覺得我懂得了對方的苦之後,並不代表我們自己就是不苦的,而正是因為明白了彼此都是如此的苦過來,而能夠更加理解彼此,那一份柔軟和格局才能夠出來,才能夠有所共融,彼此靠近

    當然也讓我看見戰爭是如此全盤都輸,戰爭中人命是如此草芥一般的渺小,看見文明的珍貴與力量

    還有讓我更加感傷不能去北京交換了,因為一些研究題目上的限制,清華是去不成了

    anyway,我想這是一本可以讓我想很久的書
    明天又要開工了,跟你說一聲新年快樂,希望能夠把年味從遠方傳到你的手上
    跟你分享

    亦瑾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