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踢踢板友的來信與一些想法

偶爾會收到批踢踢的板友寫信詢問我申請美國教育方面博班的信件,雖然大家都會很客氣的說不希望打攪我的生活所以簡單回覆就好,但是大概是我天生多話吧,每次我都會回覆一堆,極盡雞婆之能事。

我從這些來信當中可以把這些申請者簡單用不同方法歸類。第一類是大學的主修,申請者可以是一路念教育念上來的(像我一樣)、可以是中途因為某些因素所以到了研究所開始轉行的(例如今天收到的那位超強板友)、也可以是完全沒有經驗想問問看的。

也可以用研究興趣的篤定程度來分類,有人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念什麼、有人選了兩三門舉棋不定、有人還在霧裡看花完全不知道該從何著手。

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問我一個問題:語言考試(托福或GRE)沒有到達門檻怎麼辦?會不會影響申請?會不會影響獎學金?

所以在這邊我想針對這兩種分類與語言考試的問題嘮叨一下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常常回差不多內容的信件,先寫在這邊供大家酌參。

首先:轉行怎麼辦?

轉行沒有怎麼辦,想轉就轉行囉 ^^" 其實各種專業都和教育有關啊!念醫學院的也可以研究醫學教育(這個話題最近台灣很熱門啊!)、念法律的可以研究法律教育(我永遠記得國中小時代那個無聊透頂的法律大會考,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填鴨教育,好像我們填下去的還不夠)、美國最近超熱門的數學與科學教育(因為美國在TIMSS的表現只有在第九名左右,被亞洲國家的中學生壓著打;芝加哥大學出版了一套數學課本在美國賣得嚇嚇叫,芝大非常得意的說:「本教材以新加坡的數學課本為藍本!」),我個人想不到哪一個學科有辦法完全擺脫教育。所以想要轉行的話當然可以沒問題!

那問題在哪裡?就在你的實務與學術經驗。

為什麼你想要轉行?總不能學批踢踢的鄉民說因為那天你做了一個夢裡面的仙人或者周公要你轉行,也請不要說因為把拔馬麻要我轉行。會想要轉行一定是因為觀察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事出必有因無風不起浪。至於為什麼會有觀察、會有體會、會想到什麼,這就是「經驗」帶給你的:你可能在擔任家教的過程中覺得台灣的教育該改一改了,你可能做了一些研究覺得解決某些問題該從教育著手。這樣很好啊!寫進去SOP裡面吧!

所以衍生問題是:幾年的實務經驗才算夠?我的paper夠多嗎?不是當老師的經歷能不能算?公務員可以嗎?研究助理行嗎?交換學生的經驗可以放進去嗎?

唉呀我也不是鐵口直斷,給你一個cut point說怎樣算夠怎樣不夠,但是根據我的觀察,美國人大多有兩年或者以上的全職工作經驗,但是大多數的亞洲學生沒有;我很少看到有人念博班之前就已經有很多paper了,相反地,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發過paper(這邊的paper指具有peer-review機制的英美期刊文章,不是什麼SCI、SSCI的分別,基本上我沒有聽過老師們討論哪本期刊是SSCI哪本不是,看名字比較重要)。至於那些灰色地帶,考慮的準則很簡單:你覺得對申請有幫助嗎?有的話就放進去吧!例如你當個公務員每天百般無聊實在乏善可陳,那就不要寫進去吧省些篇幅、只是個小小的研究助理但是研究工作帶給你非常多的學習與想法,那就趕快寫進去不要吝嗇啊!

(先寫到這邊,想睡覺了,改天再把選擇program和語言考試成績的定位補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