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為上一篇提到學鋼琴,想要寫一篇紀念一下自己學鋼琴的過程。
第一次學鋼琴大概是幼稚園的時候,跟很多人一樣去附近的山葉音樂班學電子琴,家裡還煞有介事的買了一台卡西歐的電子琴。上了國小以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爸媽聽人家說學鋼琴比學電子琴好,我爸就從二姑姑那邊借了山葉的直立式鋼琴,我也從電子琴轉到鋼琴。
轉過去也換了老師,新老師是楊老師。一開始是去他家上課,他家在大里所以爸媽每次都要開車送我過去,一個小時以後再來接我。印象中楊老師家裡有兩台鋼琴,樓上樓下各一台,兩台我都彈過。還記得那時候不喜歡學鋼琴,每次上課都好痛苦,所以最期待的就是下課了!似乎因為要去楊老師家的途中會經過夜市,每次妹妹都會幫我買小熊棒棒糖,用五顏六色的軟糖做的,這大概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了吧!
換到家裡上課以後,雖然我才國小低年級但其實很皮,常常都不練琴;不練琴就會被楊老師抓包,抓包以後楊老師就會生氣(囧),上課就更難熬。那個時候鋼琴放在妹妹的房間,其實回音還滿大的,現在想起來並不是個很好的空間。
記得小二的時候就停掉不學了,我還很開心想說終於停掉了!到了小五還是小六的時候才又重拾,這次是我自己提出想要繼續學。媽媽也打聽到了新老師,這回是林老師,老師家在國光國小那邊,所以我可以自己去上鋼琴課了。
我想自己有動機果然有差,這次練琴我就比較帶勁了,雖然有的時候上課前會想要偷懶,但是練琴啊之類的我就比較認真。好像學到國三之前因為課業壓力所以停掉(真是個爛理由,其實根據那時候的唸書狀況我應該可以繼續學);到了高一又重新開始,高二才又停掉(這次比較make sense,因為高二下以後我就開始留圖書館唸書,每次回到家都已經晚上十一點半了,根本就沒有時間練琴),後來鋼琴也還給二姑姑了,我的學琴生涯就暫時停止,由二胡以及之後的高笙取而代之。
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幸好我媽有讓我去學鋼琴,我才得以接觸某一種藝術,並且在我往後的生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猜想...媽如果看到這篇一定會說:「你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了!現在後悔了吧!」好啦我真的後悔年輕不懂事,哈哈)。
雖然練琴的過程並不是完全快樂的(還記得美國國歌我就是練不起來,當時超級挫折的),但是我發覺當我在練習或者是上課的時候,沉浸在音符之中是一件單純、沒有雜念的時刻,我喜歡巴哈就是因為他的曲子四平八穩取風和諧(雖然我練的是巴哈初步,也就是簡易版本),剛好另外一本練洛可可舞曲,旋律活潑多變,但畢竟是舞曲,配置仍遵照ABA格式所以也是四平八穩。
那是一種單純的快樂,不用多做猜想、讓手指與腦袋合作就好,許多個假日午後就這樣子度過的。
但是我心中一直有個遺憾,就是國小的時候為何要賭氣不學?那三年的時間如果補起來,我可能就有辦法彈奏更美妙的曲子;這就像我到了國中才在怨歎小時候背書沒有背夠是一樣的道理。「老大徒傷悲」完全就是我的寫照,所以我現在考慮事情的時候都會想:我以後會不會後悔?會的話我就不要做,不會的話再說,所以大二那一年我暫時離開國樂社我不後悔,因為我真的忙不過來,只是可惜了沒機會跟學長請教;稍後的出國留學對我來說,假如沒有去哈佛玩樂一年我會不會後悔?會,我一定會後悔,所以好險當初有去(但是真的太花錢)。
就像之前有一部很紅的國片《練習曲》所說的: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經過學鋼琴還有背書的教訓,我開始比較會想要抓住有些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執著吧!缺點是我放不開,優點是我很快樂。
那天去Louis學長家看電影,學姐提到小孩子學鋼琴也是要經過蛻變才撐得下去,當下就覺得:這不就是我的寫照嘛!從一開始被逼著去,到後來自己想去,現在看起來似乎也是一種成長,其中也要感謝我媽幫我找的老師都屬於不鼓勵學生考檢定考,因為我現在才發現我喜歡的並不是檢定的獎狀(哎唷我國小國中高中的獎狀實在太多,不差那幾張) ,隨著音樂起伏的快樂才是令我眷戀的。
說來慚愧,學了三樣樂器無一精通,但是我想我得到更多的是當下的寧靜以及往後對音樂的喜好。
好啦,除了寧靜還有練琴的挫折啦,這樣比較貼近真實的人生,哈哈!
第一次學鋼琴大概是幼稚園的時候,跟很多人一樣去附近的山葉音樂班學電子琴,家裡還煞有介事的買了一台卡西歐的電子琴。上了國小以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爸媽聽人家說學鋼琴比學電子琴好,我爸就從二姑姑那邊借了山葉的直立式鋼琴,我也從電子琴轉到鋼琴。
寄件者 Museum of Fine Art, Boston |
(其實這個是大鍵琴,攝於波士頓美術館)
轉過去也換了老師,新老師是楊老師。一開始是去他家上課,他家在大里所以爸媽每次都要開車送我過去,一個小時以後再來接我。印象中楊老師家裡有兩台鋼琴,樓上樓下各一台,兩台我都彈過。還記得那時候不喜歡學鋼琴,每次上課都好痛苦,所以最期待的就是下課了!似乎因為要去楊老師家的途中會經過夜市,每次妹妹都會幫我買小熊棒棒糖,用五顏六色的軟糖做的,這大概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了吧!
換到家裡上課以後,雖然我才國小低年級但其實很皮,常常都不練琴;不練琴就會被楊老師抓包,抓包以後楊老師就會生氣(囧),上課就更難熬。那個時候鋼琴放在妹妹的房間,其實回音還滿大的,現在想起來並不是個很好的空間。
記得小二的時候就停掉不學了,我還很開心想說終於停掉了!到了小五還是小六的時候才又重拾,這次是我自己提出想要繼續學。媽媽也打聽到了新老師,這回是林老師,老師家在國光國小那邊,所以我可以自己去上鋼琴課了。
我想自己有動機果然有差,這次練琴我就比較帶勁了,雖然有的時候上課前會想要偷懶,但是練琴啊之類的我就比較認真。好像學到國三之前因為課業壓力所以停掉(真是個爛理由,其實根據那時候的唸書狀況我應該可以繼續學);到了高一又重新開始,高二才又停掉(這次比較make sense,因為高二下以後我就開始留圖書館唸書,每次回到家都已經晚上十一點半了,根本就沒有時間練琴),後來鋼琴也還給二姑姑了,我的學琴生涯就暫時停止,由二胡以及之後的高笙取而代之。
寄件者 Museum of Fine Art, Boston |
(這個才是鋼琴)
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幸好我媽有讓我去學鋼琴,我才得以接觸某一種藝術,並且在我往後的生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猜想...媽如果看到這篇一定會說:「你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了!現在後悔了吧!」好啦我真的後悔年輕不懂事,哈哈)。
雖然練琴的過程並不是完全快樂的(還記得美國國歌我就是練不起來,當時超級挫折的),但是我發覺當我在練習或者是上課的時候,沉浸在音符之中是一件單純、沒有雜念的時刻,我喜歡巴哈就是因為他的曲子四平八穩取風和諧(雖然我練的是巴哈初步,也就是簡易版本),剛好另外一本練洛可可舞曲,旋律活潑多變,但畢竟是舞曲,配置仍遵照ABA格式所以也是四平八穩。
那是一種單純的快樂,不用多做猜想、讓手指與腦袋合作就好,許多個假日午後就這樣子度過的。
但是我心中一直有個遺憾,就是國小的時候為何要賭氣不學?那三年的時間如果補起來,我可能就有辦法彈奏更美妙的曲子;這就像我到了國中才在怨歎小時候背書沒有背夠是一樣的道理。「老大徒傷悲」完全就是我的寫照,所以我現在考慮事情的時候都會想:我以後會不會後悔?會的話我就不要做,不會的話再說,所以大二那一年我暫時離開國樂社我不後悔,因為我真的忙不過來,只是可惜了沒機會跟學長請教;稍後的出國留學對我來說,假如沒有去哈佛玩樂一年我會不會後悔?會,我一定會後悔,所以好險當初有去(但是真的太花錢)。
寄件者 Museum of Fine Art, Boston |
(生平第一次看到排簫竟然是在波士頓)
就像之前有一部很紅的國片《練習曲》所說的: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經過學鋼琴還有背書的教訓,我開始比較會想要抓住有些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執著吧!缺點是我放不開,優點是我很快樂。
那天去Louis學長家看電影,學姐提到小孩子學鋼琴也是要經過蛻變才撐得下去,當下就覺得:這不就是我的寫照嘛!從一開始被逼著去,到後來自己想去,現在看起來似乎也是一種成長,其中也要感謝我媽幫我找的老師都屬於不鼓勵學生考檢定考,因為我現在才發現我喜歡的並不是檢定的獎狀(哎唷我國小國中高中的獎狀實在太多,不差那幾張) ,隨著音樂起伏的快樂才是令我眷戀的。
說來慚愧,學了三樣樂器無一精通,但是我想我得到更多的是當下的寧靜以及往後對音樂的喜好。
好啦,除了寧靜還有練琴的挫折啦,這樣比較貼近真實的人生,哈哈!
我小時候學鋼琴回想起來好像也都是痛苦的過程~我也是都不練琴的那種!要上課前才隨便練兩下~還真是對不起我媽花了八年的時間讓我學鋼琴XDDD不過長大之後偶爾會有想彈的慾望~~就會翻開鋼琴練一下耶~~我覺得想做的時候去做一整個就是享受......不過也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好好學~所以我也都只能彈很初步的曲子.......囧~~後來我自己想學吉他~一整個很認真練習說~~當知道自己要什麼時候在去做...真的會心甘情願很多~雖然我也是沒有一個樂器都精通...哈~不過會總比不會好呀~反正只是興趣~~又不是要賴以維生~~這種程度可以了啦.......
回覆刪除所以真的要自己有動力 orz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