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PA701期末報告

ELPA是我在這邊的輔系,全名是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Analysis,翻成中文的話是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分兩個組,K-12與Higher Education,也就是國教與高教兩組,我修的是後面那一組。

期末報告我和班上另外一位同學(其實他是學校admission office的職員)合作寫了一份報告,主要是探討美國大學錄取學生的歷史趨勢,我的部份是60年代以後男生與女生在大學錄取上的不平等,他的則是個案研究,探討我們學校收大學生的條件。

投影片如下:



我的部份結論是:

  1. 美國的三個法案(Title VII, Title IX, Affirmative Action)促使大學開始注重男女平等。在此之前,念大學幾乎是男性的專利,女生要碼念女子大學,不然就不能念大學。一直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才出現男女合校的學院,耶魯和普林斯頓甚至到了1969年(民國58年)才開始收女生(天啊實在有夠晚!)目前美國仍有許多女子大學,例如蔣夫人念的衛斯理學院。以前我有寫一篇七姊妹的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2. 60年代以後迄今,女生念大學的人數不斷成長,並且在1985年的時候總數超過男性;如果只看大一新生,那麼早在1978年的時候女性就超過男生了。只是,大多數的女性選擇就讀社區大學或者二年制學院(所以只能夠拿到副學士的資格)。
  3. 女性在申請過程中其實處於不利的階段。以入學考試的分數(SAT或ACT)、高中在校成績等標準來看,表現傑出的男生與女生相較,女生較容易被錄取;以表現平平甚至中後段的申請者相較,男生容易被錄取。考量到這些標準都接近常態分配,也就是表現平平的申請者會佔多數,因此女生其實是被歧視的(一定要比男生聰明才會被錄取,而男生就算是笨蛋也有可能獲得入學許可)
  4. 到了比較近代,尤其是90年代以後,女生因為表現得太好,有的學校開始為了考量學校的男女比例,認為他們不得不收多一點男生。當然,如果為了維持學校的多元性或者性別比例平衡,這是個作法(或許要怪男生不爭氣都像笨蛋一樣?)只不過這仍然有爭議。
  5. 最近也發現高中生之間,女生對於升學的規劃也有兩個極端:不是想念超好的大學,就是想念很普通、很容易錄取的學校;男性高中生則沒有這個趨勢。所以看來這也是個M型。
同組的同學則是探討小麥的大學部錄取標準的歷史演變,或許其他州立大學也採取類似的標準。總之:
  1. 常用的標準是:高中在校成績、入學考試成績(SAT與ACT)、高中排名、學生背景(性別、年紀、種族、是否具退伍軍人身分、家長是否為校友、是否為家中第一個念大學的人等條件)
  2. 標準逐年提高。
  3. 學生的背景其實也會考慮進去,通常傾向收弱勢族群,主要也是為了平衡多元性。
所以美國的制度跟台灣實在差異太大。雖然我們都有考試(指考 vs. SAT & ACT),但是美國的大學看更多條件;兩邊都有加分,例如退伍軍人、原住民等,我們是加在指考成績上,他們則是在錄取的時候統一決定;種族對美國來說是個重要的議題,我們只有分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是否為家中第一個念大學的人」、「校友」這兩個是有趣的條件,指考分發幾乎完全不考慮這個,我們的推甄與申請說不定有在看。

大概這樣,只是為自己修課的內容做點整理。這門課花了我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快死掉了,只是最後拿到A,也算是有點回報啦!在美國要拿A還真不容易,比在台灣累多了!這週是我暑假的最後一週,TA的工作根據合約下週就開始囉!

留言